空调 培训(在临安,我“进城”的必经之路是什么?)

频道:维修经验 日期: 浏览:47

初来临安那会儿,总觉得家安得太偏,过了苕溪才算进城家门口纵有农林大学,可周末时,总忍不住“进城”逛逛当时尚分不清临水桥与临天桥,因此总选近一点的那座,后来才知道这是临水桥对应临水桥的,则是临水路在心目中,这是我“进城”的必经之路。

临水路不长,从临水桥头至钟楼段是其精华桥头上,首先入眼的是当年的鱼香楼,名字质朴,带着小城的风致后来,这里变成了云隐浙西,同样是食客盈门马路另一侧是太庙山,总有一种不事张扬的静气仅从背面,看不出这是王陵,山体不高,山势和缓,季节在林木间变幻,历史在山丘上蛰伏。

山下坐落着衣锦小学,长时间内,这里都被认为是临安最好的小学亲切的场景每每上演在放学时分,西向的校门前早早地聚起一群群的家长,让本就不宽的临水路显得更加拥挤学校边上,曾经的地花面馆搬迁到了马溪路,嘉兴烧鸡也移师到了临天路,一派店面的原址处建起了停车场,让的太庙山看起来更加清晰。

临水路上最多的就是小吃店、婴童店和老人服装店,它们大多店面狭小,房屋老旧,但始终不缺生意除摊收摊,店主们的作息极为规律这里有烧酒、烤饼、有一年四季的土产每到年关,年糕、麻糍、豆腐干整齐地码在店外,都是自家制作,保证好吃。

临安的年货往往提前登场,从元旦始,街上的年味便日渐浓郁起来最让临安人难以忘怀的,是晓英馄饨店老板一家都是福建人,在这条街上做了26年生意她家的馄饨,皮薄馅大,个头饱满,中碗10元,可以管饱;大碗12元,让你吃撑。

风风雨雨间,临安也成了这家人的故土

还有五星电器,也是一处显眼的存在。这里曾经生意红火,现在经常搞一些打折促销。在这家买过空调和热水器,店员非常有耐心,安装服务亦是让人满意。在电商无孔不入的当下,许多人还是钟爱去实体店采购家电。

作为一条老街,临水路不仅有商业,还有各种城市机构武肃里社区,管辖的都是老小区锦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,原先是锦城镇医院,附近居民的头疼脑热都爱来这里,尽管临安人民医院就在边上,可小医院足够亲民和便利还有临安职工驿站,经常举行一些技能培训,诸如建造师考试、会计师考试也经常在此办班授课。

钓鱼协会不用多说,苕溪上转上一圈就可感知它的规模

临水路尽头处的钟楼,是临安最早的城市地标时隔14年,它终于再次敲响静默过后,仿佛只有钟声才能宣誓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或许,每座城市都需要一座钟楼伴随钟声回荡的,是许多人逝去的青春和这里曾有过的鲜活其实,当年的热血并未走远,钟声将其再次召回。

现如今,下班的我并不回家做饭,而是习惯在钟楼附近随便吃点,之后再慢悠悠地闲荡回家我享受这种绕远路的惬意当年的每个周末,我都会沿着临水路“进城”,心情轻快又飘然如今的每个工作日,我都沿临水路“出城”,心里多少会装一些东西。

临水桥上,临风凭栏,北面桥头的铂盛汇已经点亮夜的华彩,苕溪边上的广场舞鼓点铿锵原来,自带慵懒气息的锦北,城市的样子早已不输对岸回望走过的路,熟悉的街景还一如从前钟楼下,月与灯依旧,身边走过的,还是当年的人。

图文:钱塘八爷#临安正能量#